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类型高中化学专题之电化学复习24个要点

  • 上传人:小****库
  • 文档编号:11474931
  • 上传时间:2023-04-25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15.35KB
  • 摘要: 1、一、电化学四极正负极是根据物理学上的电位高低而规定的,多用于原电池。正极电位高,是流入电子(外电路)的电极;负极电位低,是流出电子(外电路)的电极。阴阳极是化学上的规定,多用于电解池或电镀池。阳极是指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阴极是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二、电化学中四个池子1原电池: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除燃烧电池外,一般有活泼金属组成的负极。2电解池: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3电镀池:应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表面镀上一层新的金属的装置,镀层金属接电源正极,待镀金属的物件接电源负极,电镀液含有镀层金属离子。4电解精炼池:应用电解原理提纯某些金属的装置,待提纯的金属接电源正极,该金属的纯净固体接电源负极2、,电解液含有待提纯金属的阳离子。三、原电池电极的四种判断方法1根据构成原电池的电极材料判断:活泼金属作负极,较不活泼金属或导电的非金属及金属氧化物作正极。2根据电子流向或电流流向判断:电子流出或电流流入的电极为负极,反之为正极。3根据原电池的反应进行判断:发生氧化反应的为负极,发生还原反应的为正极。可依据电极附近指示剂(石蕊、酚酞、湿润的KI淀粉等)的显色情况,推断该电极是H+还是OH或I等放电,从而确定正、负极。如用酚酞作指示剂,则溶液变红色的那一极附近溶液的性质为碱性,是H+放电导致c(OH)c(H+),H+放电是还原反应,故这一极为正极。4根据两极现象判断:溶解或质量减少的一极为负极,质3、量增加或有气泡产生的一极为正极。四、电解的四种类型1只有溶质发生化学变化如用惰性电极电解CuCl2溶液、HCl溶液:CuCl2 Cu+Cl2;2HCl 2H2+Cl22只有水发生化学变化如惰性电极电解H2SO4、NaOH、Na2SO4溶液的电极反应均为:2H2O 2H2+O23溶质、水均发生化学变化如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2CuSO4+2H2O 2H2SO4+2Cu+O2惰性电极电解NaCl溶液:2NaCl+2H2O 2NaOH+H2+Cl24溶质和水均未发生化学变化如铁器上镀铜,阳极铜棒:Cu2e=Cu2+,阴极铁器:Cu2+2e=Cu五、书写电极反应的四原则1加和性原则:根据得失电子4、守恒,总反应式为两个反应式之和,若已知一个电极反应式,可用总反应式减去已知的反应式,得另一电极反应式。2能否共存原则:因为物质得失电子后在不同的介质环境中所存在的形式不同,所以电极反应式必须考虑介质环境。碱性溶液中CO2不可能存在,也不可能有H+参加反应;当电解质溶液成酸性时,不可能有OH参加反应。如甲烷燃料电池以KOH为电解质溶液时:负极反应式:CH4+10OH8e=CO32+7H2O;正极反应式:2O2+4H2O+8e=8OH。3加氧失氧原则:加氧时,就在反应物中加H2O(电解质为酸性时)或OH(电解质溶液为碱性或中性时);失氧时,就在反应物加H2O(电解质为碱性或中性时)或H+(电解质为酸性时)。如“钮扣”电池以KOH为电解质溶液,其总反应式为:Zn+Ag2O+H2O=2Ag+Zn(OH)2,负极ZnZn(OH)2,根据加氧原则,负极反应式为:Zn+2OH2e=Zn(OH)2;正极Ag2OAg,根据失氧原则,正极反应式为:Ag2O+H2O+2e=2Ag+2OH。4中性吸氧反应成碱原则:在中性电解质溶液环境中,通过金属吸氧所建立起来的原电池反应,其反应的最后产物是碱。如银锌电池、铁的吸氧腐蚀、以铝、空气、海水为材料组成的海水电池等。六、电解原理的四种用途1电解饱和食盐水制氯气、氢氧化钠(氯碱工业)。2电解法冶炼活泼金属(Na、Al、Mg)等。3电镀。4电解精炼铜。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高中化学 专题 电化学 复习 24 要点
    提示  快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高中化学专题之电化学复习24个要点
    链接地址:https://www.kwenku.com/p-11474931.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0 快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豫ICP备18000376号-2    ICP证:豫B2-20180432    豫公网安备 41010402002450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