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工作者申报材料
先进工作者申报材料 先进工作者申报材料 ×× 同志,中山大学地质学专业本科毕业,现任 ×× 县科学技术局副局长,兼任 ×× 县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 县科技成果评审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 ×× 县防震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地震地质工程师,在上级领导的正确领导下,立足本职,主动服务,克服困难,开拓创新,为我县企业改革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信息化建设作出了一定的贡献。、获得 ×× 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被评为县直属机关优秀共产党员,被评为优秀驻村工作者,5 月被省信息产业厅授予先进工作者。 一、扎实推进我县山区信息化建设工作 ×× 同志从起负责我县山区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工作,编写的《 ×× 县山区信息化建设方案》得到了省信息产业厅的肯定,在工作中,思路清晰,措施有力,成效明显,抓住 “ 应用 ”和 “ 实效 ” 这两大环节,积极引导和服务各镇场、村和我县龙头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实施,扎扎实实地实施 “ 山区信息化建设 ” 项目,稳步推进我县信息化建设工作,全面完成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 “ 网络到镇,信息进村,应用入户 ”的总体目标。组织建设了 ×× 县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 15 个镇山区信息网、县信息化培训中心、县信息化服务中心、 15个 镇级信息服务站、 240 多个村级服务点、 33 个网桥工程网信息点、 14 个农技信息服务点、陶瓷信息化培训中心、在全县各镇、村组建了一支信息员队伍,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02 月 24 日, ×× 日报第二版报道了 ×× 县信息化取得的成果:山区信息网助农致富。 1、规范建设镇村信息服务站点。 “ 山区信息化建设 ” 项目实施以来, ×× 同志严格按 “ 八个一 ” 标准完成了县信息服务中心建设 ,按 “ 五个一 ” 标准抓好全县镇级信息服务站建设,按 “ 三个一 ” 标准抓好全县村级信息服务点建设。一是统一为各镇信息服务站制作了省规定的牌匾和示范点的牌 匾以及各项规章制度;二是为各镇制定了宣传栏建设的规范;三是统一为各服务点支付宽带上网费用;四是整合农村信息资源,由县服务中心建设宣传栏,宣传栏分山区信息化工程建设简介和信息宣传栏二部分,信息宣传栏的内容由镇信息服务站管理。通过规范信息服务站、点的建设,推动了我县的信息化建设进程。 2、积极发挥县信息服务体系的作用。 在信息化建设中, ×× 同志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为出发点,依托现有技术、信息等资源优势,利用现有的场地、技术和设备,县、镇、村三级信息服务体系联动,为本地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社会 团体、居民、游客提供信息、培训、技术等方面服务。立足本地资源优势,以旅游、陶瓷、特色农业为重点进行网上推介,为陶瓷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免费提供网上发信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积极有效地开发信息资源。 ( 1)建设资源库。一是以 “ 美丽 ××” 和 “ 印象 ××” 为主题抓好 ×× 县人文资源库建设;二是积极筹建 ×× 县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库。通过上述二项的建设来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快推进山区信息化建设进程,使山区信息化工作更好地服务“ 三农 ” ,从而推动全县农村的经济发展。 ( 2)不断充实山区信息网内容。初期应用系统安装完毕后,对 ×× 县山区信息网里的所有栏目如新闻资讯、市场行情、政策法规、技术天地、特色产品、山区旅游等栏目都录入了最新的资料,充实了网站内容。积极推广和应用山区信息化初期应用系统,满足了山区企业和农民的信息需求,提高了我县的信息化应用水平。 4、积极开展信息化培训。 ×× 同志编写了《培训中心管理办法》、《培训中心业务流程》和《教师岗位工作责任制》等相关工作制度。在我县培训中心建成至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按照注重应用、培训先行的原则开展信息化培训。几年来,对全县的信息员通过集中和以各镇为单位分散学习等方式组织了计算机基础知识 和山区信息化应用系统的培训,提高了广大干部群众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为我县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5、推进的信息化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自 “ 山区信息化建设 ” 工程实施以来,我县的涉农信息资源得到了初步整合,优化了农村信息服务体系,推动涉农信息在广大农村低成本、高效率传播,提高了农民收入、农业效益和农民素质,初步走出一条以信息化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路子,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 山区信息化建设 ” 工程正逐步成为我县的知名品牌,成为最得力的 “ 技术专家 ” 、最可靠的 “ 市场顾问 ” 、最现代化的 “ 致富红娘 ” 、最贴心的 “ 信 息港湾 ” 和最便利的 “ 网上学堂 ” 。 ( 1)、通过信息化指导农民进行科学种养,增加了农业产出水平。 积极宣传 “ 山区信息化建设 ” 工程的应用,利用广东省山区信息网的广东农业特色和需 求,为农村和农民提供了大量先进适用的种植、养殖技术信息,使广东省山区信息在我县广泛应用,成为广大农民和农业企业最得力的 “ 技术专家 ” ,提高了农业 “ 科技化 ” 程度,给农民带来了巨大的实惠。蜜柚等农业基地,各龙头企业、种养大户纷纷上网查询各类信息,以求增产增收,让产品走上国内外的市场。( 2)、积极推广 “ 农信通 ” ,帮助广大群众防灾减害,保障人民生 命财产安全。担任 “ 农信通 ” 领导小组组长,积极推动 “ 农信通 ” 在我县农村的应用,广大农民通过 “ 农信通 ” 及时发布的农业病虫害、灾害性天气预报等信息,主动进行防灾减害,减少了经济损失,保障了生命财产安全。 “ 农信通 ” 成为我县广大农民和农业企业最贴心的 “ 信息港湾 ” ,极大地改变了农村和农民 “ 靠天吃饭 ” 的被动式生产方式。( 3)、积极利用山区信息化带动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大力搞好宣传推介,把 ×× 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民风淳朴、山清水秀,是广东省著名的 “ 华侨之乡、文化之乡、陶瓷之乡、名茶之乡 ” ,名人、名居 、名寺、名史众多;原始秀丽的山川田野、古朴典雅的客家民居、风味独特的客家美食、淳厚浓郁的客家风情以及著名的 “ 八一 ” 起义军三河坝战役烈士纪念碑、全国最早兴建的中山纪念堂、韩江源、张弼士故居、万福寺、西湖公园等构成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神奇会合的多彩旅游胜地,通过 ×× 县政府网和山区信息网向全世界发布,较好地吸引游客目光,推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4)、积极利用山区信息化推动政务电子化。我县开通国际互联网 “×× 县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站 ” ,各镇、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通过信息网发布新闻、政务、招商、经济等信息。建设了 “×× 县百 件实事网上办 ” 网叶,运用电子政务既提高权力机关运行透明度,又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了信息共享。( 5)、推动镇山区信息网成为各镇外宣的有效媒体。各镇政府非常重视,高标准开展山区信息网的建设,把镇山区信息网作为各镇场的唯一网站来建设,镇山区信息网既是政府的外宣渠道,又是政府服务 “ 三农 “ 的场所。一是通过山区信息网宣传了镇党委政府的形象。二是传递了乡情,成为海外侨胞和外出乡贤了解家乡乡情的桥梁。( 6)、开展培训,提高了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充分利用山区信息化工程配备的电脑设备,开展生动、易懂、活泼的学习培训,大大激发了农村 信息员和青年学知识学技能的热情,成为广大农村最便利的 “ 网上学堂 ” 。 “ 山区信息化建设 ” 工程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培训体系,培训对象包括基层信息员、基层服务机构工作人员、普通农户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等。每建设一个信息服务站(点),都进行培训,让信息员或用户了解 “ 山区信息化建设 ” 工程的作用和使用方法,信息员又在实践中手把手教会农民使用 “ 山区信息化建设 ” 工程服务知识和技能,提高了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组织的 ×× 县 “ 百万农民学电脑 ” 活动的各项工作走在全市的前列,得到了上级信息部门的好评,今年 1 月份接受了 ×× 市电台的电话采 访。二、抓好信息网站的建设和维护工作以来,具体抓好了 “×× 县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 ” 、 “×× 县山区信息网 ” 、 “×× 县陶瓷网 ” 、“ 十五个镇场山区信息网 ” 的各项工作。 “×× 县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 ” 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宣传我县在经济发展、党的建设、政府服务等方面取得的成绩,重点宣传了在解放思想、加快发展、对外开放、招商引资、人文建设等方面的新思路和新举措,进一步提高了引导社会舆论的能力,是我县政务公开、政民互动、网上服务、对外宣传的主平台,是 ×× 面对世界的政府门户网站。三、为广大农民开展信息服 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切实搞好面向农民的信息服务,加强农业信息服务工作,帮助农民尽快掌握先进技术和市场信息,引导生产和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管理和经营管理水平,促进产销对接,增强了农民就业增收和维护自身利益的能力。四、积极为企业服务1、积极协助我县企业利用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推动主要企业建立了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和企业信息网,开展电子商务,开辟国际市场,提高了企业竞争力,树立了企业的形象,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2、经常深入基层和生产第一线调查了解,及时发现科技创新成果,推广科技成果应用,促使科技成果转化为 现实生产力,促进了企业经济发展。直接参与指导的项目有二项于、获 ×× 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五、做好全县防震抗震工作积极落实防震减灾规划,进一步做好抗震设防工作,全面推进 “ 测、防、救 ” 体系建设,通过多种形式开展防震知识宣传,提高了我县广大人民群众的防震减灾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