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党建办年度工作总结
县委党建办年度工作总结 县委党建办年度工作总结 县委党建办 20 xx 年度工作总结 20 xx 年, **县委党建工作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委组织部的有力指导下,始终围绕保持党员先进性这个主题,紧紧抓住执政能力这个主线,牢牢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助农增收这个核心,坚持在创新机制、巩固成果、突出特色上下功夫,切实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为全面建设和谐活力新 **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一、以 “ 群众满意 ” 为目标,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效显著 根据中央、省、市委的总体部署, 20 xx 年 1 月以来,我县分三批在全县 61 个党委、 43 个党总支、 1077 个党支部的 19733名党员中开展了以学习实践 “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目前,第一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已转入经常性工作,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按时完成集中学习教育任务,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局良好,进展顺利。 1、创新方法找党员,使教育对象 “ 聚得拢 ” 。我们从整建基层组织入手,按照 “ 就地就近、方便教育、讲求实效 ” 的原则,紧密结合乡镇机构改革、企业改制和流动党员的实际,积极做好先进性教育 先期准备工作,先后对 117 个县乡职能部门、社区及关停并转破企业党组织进行更名,对 8 个组织功能不全的党组织进行了挂靠合并,新建联合支部 2 个,理顺了组织隶属关系。在此基础上,我们整合媒体资源,通过层层召开动员会、发出致党员公开信、张贴宣传标语、开办电视专栏、开通先锋网站、巡回宣讲、组织文艺宣传队进社区、进农村、进车间演出等形式。动员党员和社会各届参与和关注先教工作,使 “ 三个必须知道 ” 覆盖率达 95 以上。同时,采取 “ 支部召回、就近参加、工商挂靠、重组派员、组织代管、双向管理 ” 等具体措施,建立了县外流动党员临时党支部 4 个,党小组 21 个,分乡建站,分村设点,成立寻找流动党员登记小分队,广泛寻找流动党员,使 3000 余名流动党员与党组织取得稳定的联系,确保了党员参学率达95.4。 2、创新载体抓学习,使各类党员 “ 学得好 ” 。我们围绕 “ 让党员迅速进入状态 ” ,创新学习载体,坚持分类指导,体现了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第一、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们着重围绕 “ 保持党员先进性 ” 主题,突出 “ 党系民生、心系群众、情系基层 ” 这个重点,抓住 “ 三学三比三看 ” 三个关键,落实县委抓领导、支部抓落实、党员抓体现、群众抓监督 “ 四大举措 ” ,扎实开展十 大活动,组织编印了《号角集》、《先锋谱》、《心声集》、《星火集》、《闪光集》、《智囊集》,组建了 “ 大蓬车宣传队 ” ,开展了一次 “ 我为群众办件事 ” 活动,举办了一次 “ 重走红军路 ” 活动。组织下发《先进性教育读本》 9000 多册,编印简易教材 10000 余册,制发了《火红的歌谣》、《为党旗添彩》等光碟 3000 余套,结成帮学对子 3580 余个,并采取巡回辅导学、讨论交流学、典型示范学、结对帮助学、电教直观学、参观启发学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强化学习,各级党员领导干层层作动员,上党课248 场次,专家讲理论讲技术 700 余场次,先进典型 讲事迹176 场次,党员个人谈体会 3.8 万人次,开展大讨论活动 1456场次,形成 “ 两个具体 ” 成果 2300 余条。在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们结合新农村建设,围绕贴近农村、贴近农民、贴近党员,采取 “ 一类党员一种法 ” 、 “ 一把钥匙一把锁 ” 、 “ 一次谈话片心 ” 的办法,扎实开展了六个 “11” 实践活动。全县分两个层次对乡镇党委副书记和农村党支部书记进行了培训, 31 个县级领导干部分别联系了一个示范村、88个县级部门分别挂联了一个重点村,并选派了 1012名县、乡党员干部驻村抓点, 5000 余名农村在家年轻党员、文化程度较高的党员 、致富能力强的党员分别与流动党员、年老体弱党员、文化程度低的党员、贫困党员结成了帮学对子,积极开展帮学帮教活动,保证了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扎实有序开展。 3、创新方式抓评议,使突出问题 “ 找得准 ” 。为了找准抓住突出问题,我们积极营造群众有话能说、单位职工有话想说、党员内部有话敢说的良好氛围,采取发放意见表书面“ 征 ” 、召开座谈会当面 “ 听 ” 、指导入户帮助 “ 找 ” 、党员上门主动 “ 访 ” 、党员谈心相互 “ 提 ” 、设置意见箱和开通热线电话 “ 引 ” 等多种形式征求群众意见,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 5000 多条;并进一步建立健全 “ 党务政务公 开 ” 和“ 满意度测评 ” 制度,自觉接受群众的评价监督,普遍开展了 “ 党员进万家 ” 、 “ 访贫问苦、扶贫助困、结对帮带 ” 等系列示范行动,使第一、二批先进性教育形成了 “ 党内活动、群众参与 ” 、 “ 党员受教育、群众得利益 ” 的生动局面,较好地实现了让人民满意。 4、创新手段抓整改,使教育活动 “ 见实效 ” 。在第一、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们围绕全县工作大局,以作风整顿为抓手、以破解 “ 六难 ” 为重点、以促进发展为目标,采取组织帮带、党 员述评、群众测评和深入开展 “ 争当农民好儿子 ” 活动,对群众反映强烈的 215 个突出问题进行了集中整改,占群 众提出问题总数的 91.2,有效解决了机关单位党员干部先进性意识、竞争意识不强, “ 走读风 ” 严重;服务三农、助农增收能力不强,官僚主义作风严重;应对突发事件、处理复杂局面能力不强,守旧思想严重;以及对农民群众感情不深不真等突出问题。并建立完善了教育培训、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激励保障和服务凝聚群众的保持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在第一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县委、政府把 10 多个具体整改事项在大堂坝进行公示,并督促县级部门对整改事项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确保整改实效。据统计,全县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组织农民群众 新修改造了乡村公路168 公里,维修整治病害塘库 1268 处,改造 D 级危房 1.1 万平方米,救助贫困学生 2800 名,组织 45.6 万农民参加了新型合作医疗,帮助 387 名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救助受灾群众 230 余户,建立培育黄羊、银花、核桃等绿色产业基地58 个,实现工业经济超常规、生态旅游和红色旅游上台阶,有力推动了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